2007年10月31日星期三

歷史.改變

昨天,跟友人說起愛國,說起六四,說起歷史。

從小到大,對歷史都不感興趣,原因可能是覺得人要前望,既已發生的事,那又有何干,是對是錯,那又如何?能改變嗎?不過,近年看歷史,又有不同的態度。

歷史,是時間的一種見證。人類就是在這些見證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歷史的教訓,再用現代人的價值觀,繼續生活,演譯生活,繼續締造歷史。有時會悲觀地想,人為何總是不斷犯錯,更犯著同一錯誤,然而,積極一點看,卻不盡然,只是我們的時間有限,歷史是無限的。整個世界,其實是正在用自己的步伐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世界觀,也不斷在變。這是一個永遠持續的過程。

忘了在那裡看過一句說話,「改變看法,便改變了世界!」我想,也是的。

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

遺址.心寒

聽到距今有二千多年的龐貝古城(Pompeii),在一夜間被火山灰吞噬,不其然對這個遺址感到興趣。

上網翻案資料,知道龐貝位於意大利那波里(Napolis)的維蘇威(Vesuvius)火山腳下,是兩千多年前古羅馬時代的商業城市遺址,曾盛極一時。可惜,到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城不僅被湧入的溶岩燒成焦土,天上的火山灰也混和著雨水,頃瀉而下,一夜間將整個城市淹沒。直到1709年,這裡才被挖掘出來。

有別於海潚、地震這類天災,由於龐貝城有部份是被火山灰掩沒,所以較能保持原貌。而且考古學家 G. Fiorelli 於1963年在此城址發掘時,發現屍體在堅硬火山灰中腐爛後留下形體空隙,故發明了利用白膏泥灌入的方式,將受難者在死亡一刻的情景、表情、動作,如實地呈現。走在這裡,必定會深刻感受到火山爆發時,那鬼哭神嚎天搖地動的震撼。

然而,最令我感到不安,不是滿目蒼夷的遺址,不是火山爆發的威脅,不是慘不忍睹的石膏像,而是有人認為這場災禍,是天是神對人的懲罰。理句?我想,最大原因會是這裡發掘了妓院和不少色情露骨的壁畫。就這樣,一些站在道德高地的人,便妄斷他們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才受到懲罰。這些言論,實在比遺址見到的更令人心寒,我想起余秋雨所說的,「我鄙視一切嘲笑受難者的人。」

2007年10月19日星期五

閱讀隨想 ── 再談余純順

余純順,一個很令人敬重的人。他那堅毅的精神,在他短促的一生展露無遺。想不到,他的童年是很苦的。母親和弟弟患了精神病,父親在遠方工作,在缺乏父母愛護、受盡白眼,還要肩負起照顧弟妹的重任下,他對人生的看法,可以是灰暗的。不過,他沒有。他對生命的熱愛,他對人生的理解,他對人性的看法,出奇地正面,更異於常人。豁達、勇敢的他,也不曾為人而活,認為該做、值得做的,就勇往直前,即使會面臨死亡,亦無懼色。在他身上,我看到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活。

喜歡他寫的,徒步多年,他『由無知走向充實,從浮躁走向穩重,從淺薄走向高尚。』我也想,人的一生,就是這樣,邊走,邊學,走着,想着,堅持下來,胸襟視野會在不自覺間,變得遼闊。

2007年10月17日星期三

閱讀隨筆 ── 夢與余純順


有夢,很美,堅持自己夢想的人,特別美。

以前,不太懂得欣賞別人的夢想,因為,我會用約定俗成,又或者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這個夢,比如說難易度、對社會的建設性,對個人的影響力……,總之看似簡單或對社會無意義的,我不會覺得是什麼一回事;難度高的,心裡又提出質疑,會懷疑是否值得去做或否定其可能性。其實,想來很可笑,那是別人的夢,我憑什麼,我有何資格去評價。幸好,經歷多了,眼光闊了,看法、想法已不一樣,我自覺得到更多。

夢想,是個人的。每個人的性格,成長背景,想法行為也不一樣,一件我看似簡單易做的事,對別人來說可能難過登天,別人眼中輕而易舉的事,我卻是辦不到。所以,我學懂不去評價,我懂得欣賞,欣賞他們的堅定,他們的毅力,他們的執著。

最近,看《余順純孤身徒步走西藏》一書,我會想,即使他想要做的是個非凡創舉,但作為他的母親、好友,甚至旁觀者如我,其實也未必會完全認同或明白他的夢,不過,大家仍會支持,全心全意的支持,直到他完成夢想。是的,很矛盾,既不認同又竭力支持。但我覺得,支持其實比認同更難能可貴,因為認同者自會支持,不認同者卻要花更大力量去支持。那麼,余順純拋下年老的母親走進危險極地,不理親友的勸告,誓要孤身徒步走遍中國有何價值?用生命作賭注,走完後,究竟他又可以得到什麼?我想,他得到的,遠比我想像的豐盛,他,比誰都了解生命的意義;他,享受到心靈的自由;他,得到了完美的一生。

看他的書,覺得他想徒步走遍中國,背後沒有複雜的動機,寫的,都是旅程的經過和一點點的想法,他從不說教,更沒有寫過此創舉對其他人的意義,他,純粹為實現兒時的夢想而努力,為實現創舉而努力。可能,有一點他沒有想過的,就是他,已經以生命影響生命。他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堅持圓夢發出的光,那道火,已永遠不滅地燃亮他人。

因為有夢,因為有光,因為有熱,世界真的很美。

我想為每個堅持實踐夢想的你你你打氣,加油!

2007年10月2日星期二

閱讀隨想 ── 溝通

上周, 終於看完友人送贈,由美國女作家 Carolyn Parkhurst 所寫的「巴別塔之犬」。看後, 心中有點親戚戚然, 有點心酸, 有點難過。

這本書是講倆人的關係,講溝通,不過,此書毫無說教的意味,故事中隱藏的訊息,相信要慢慢細閱,才有所體會。

我不習慣寫讀書報告,也沒有想過要寫。只是,講起此書,我突然間想起溝通是個互動的過程,很複雜。發訊一方,可能會錯誤傳遞訊息;而接收一方,也可能會選擇性接收想聽的,單方面演譯當中的含意,所以,出現訊息錯誤,造成溝通障礙,常見不過。回想,我也常犯著這種錯誤。

對,溝通是持續,也需要足夠的勇氣,敢於面對赤裸裸的自己,敢於坦蕩蕩的面對別人。溝通的過程,也可能會演變成是兩種價值觀的衝擊、解構與重組,可能會觸碰已結疤的傷口,可能是痛苦。但若不努力嘗試,便無法得到理解後的包容、共識、喜悅,兩個人亦無法體會心靈相通的默契。我希望我有足夠的胸襟,接受新的思維,承認自己的不足,也隨時要有心理準備,改變長久以來所依賴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