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Nineteen Minutes》後,一口氣的又連續看完兩本Jodi Picoult的小說,一部是《The Pact》,另一本是《Vanishing Acts》。
熟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這位女作家。《The Pact》,書名的中文解釋是契約,還以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但看完,才知道不是。不過,這本書也沒有令我失望,情節寫得一樣細膩,一樣緊湊。始終,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Story Teller。
她說的故事,涉及親情、愛情、友情、官司,主線鮮明,看似簡單,但總富娛樂性,而且涉及的議題比較深層,讓人有思考的空間。這次,她談及自殺。主角的心路歷程,全都來得自然,很現實,很能反映時下青年人的一些想法。作者並沒有為自殺加上任何道德上的註腳,將痛苦結束,是個人選擇。為別人結束痛苦,也是選擇。世事本來就難分錯對,你看安樂死合法化的爭議,在世界各地也爭拗了那麼多年,還是沒下結論。愛一個人,明知無法認同他的決定,要鼓勵他隨心行事,抑或是竭力阻止?面對未知的將來,你又敢為誰下個定論。
事實上,我覺得Jodi的書,是很適合父母看的。故事中,作者會讓你知道,原來,父母一些無意的行為,一些無傷大雅的事,一些看似正確的做法,一些似乎是沒有錯的決定,原來,對孩子是會帶來深遠的影響。但,Jodi並沒有說教,也沒說要怎樣做,她只是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讓讀者反思。《Vanishing Acts》是另一本講父愛、母愛的書。主角四歲時被人綁架,那人,就是他的父親。一直渴望擁有母愛的她,在28年後,因為最愛的父親被拘捕,終於獲悉真相,還發現了她活着的母親。
原來,回憶並不可靠,這,是可以捏造,是可以改寫。欺騙,就是不對?真相,又是否重要?今次,看完這本書,心情變得鬱悶起來。對現實、選擇、人性的可悲、無奈,我想起了米蘭.昆得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