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Rent》這套百老匯歌劇的音樂,喜歡這個故事。今日,無意間在圖書館發現了這本歌劇的導讀。原來,劇作者Jonathan Larson,也是整套劇的曲詞作家,用了七年時間編寫,就在《Rent》上演前一晚,1996年1月某天,他原因不明猝死家中。那年,他只有35歲。他,未能看到這齣歌劇獲得的獎項、頭銜,包括普立茲獎,也無法看到歌該閃亮了無數人的希望。
他,寫了一首短詩,很精彩,是這部作品的精神,也為這套劇劃下了注解。
To dream
To hope
To imagine
To swoon
To lie
To hold hands
To kiss
To create
To allow
To accept
To be alive
To be aware
To be present
In my own life
In the life I have
This is my life
The one we’re in
We’re here to learn
Meant to be
-Jonathan Larson
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
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
好書推介
許多日沒有update了,不是沒有東西想寫,不是沒時間寫,就是不想寫。
這一陣子,做的事蠻多的。寫了一篇散文,昨天開始返學,看完了兩本書,《平面狗》和《The Miraculous Journey of Edward Tulane》,又開始另一本新書《The Secret life of bees》,忙忙碌碌的,有點累,但又來得充實。
《The Miraculous Journey of Edward Tulane》確實是一本好書,講一隻有不懂愛的兔公仔Edward,在經歷了不同的遭遇後,明白什麼是希望,什麼是珍惜,什麼是愛。
老土?故事大綱可能是,但作者Kate Dicamillo卻將這個故事寫活了,當中很多細節、對話都令人會心微笑,而且還有很多感人的情節。這是一個有分離,有死亡,有哀痛,有笑有淚,很「現實」的一個故事。當然,我還喜歡書本的插畫,畫得很漂亮。
很久沒有看童話故事了,想不到,如此精彩,如此窩心。
“Someone will come for you, but first you must open your heart.”
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
年青人的熱情(下)
一場演出,要怎樣才可感動人感動自己?看完當晚的演出,內心有這個疑問。
是否投入熱情,就已經足夠?
記得當晚Kinson用結他彈奏自己創作的《Cry》時,就在Solo部分,面頰突然閃亮,細看之下,突然驚覺,他,哭了。那緊閉的雙眼,流着兩行淚水,身體悲傷地舞動,抱起結他,肆意彈奏。這刻,一種突如其來的震撼衝擊心房,雙眼也被感動得濕潤起來。
這樣的經歷,不是第一次。最近在Adrian的Unlocked音樂會中,他唱《媽媽》時,也是淚流滿面,場內有不少人,也跟着哭了。
Kinson的歌是關於哭泣,他就是要用彈他,表達哀痛;Adrian的歌是鼓勵患病的媽媽,他用歌曲歌詞,表達情感。
當音樂,成了人們的語言;當語言,可以隨心而發;當舞台,觸動心靈深處;當心扇,可以完全敞開,此時此刻,奇蹟隨即發生,身體跟音樂融成一體,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這是純粹的,是真摰的情感表達。
這是Kinson在Adrian's Blog上的留言。
"Cry, To be honest, i never expected myself to cry on stage during the guitar solo or at any part of the song. Anyway, I was never good at words and definitely bad at expressing myself with words. In other words, I'm a very bad poet or author. So, the guitar wrote lyrics for me. To me...guitar was my instrument (my pen), and the sound it makes were the lyrics.
I purposely made my guitar sound like it was crying and yelling, kinda like a baby's cry. When I was writing this song, lots of mixed emotions were in me. I was trying to put those emotions onto the guitar. Then, on stage...at the actual performance...the music touched me and tears started to come out. 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experience."
在藝術領域,音樂、文字、畫畫、戲劇、燈光、設計……舉凡是創作出來的,其實都是用來溝通用來表達用來分享的一種工具媒介。當然,不只有悲哀才可讓人感動,我想,興奮喜悅,也一樣來得震撼,可以直達心房。
我想起一個畫面……
是否投入熱情,就已經足夠?
記得當晚Kinson用結他彈奏自己創作的《Cry》時,就在Solo部分,面頰突然閃亮,細看之下,突然驚覺,他,哭了。那緊閉的雙眼,流着兩行淚水,身體悲傷地舞動,抱起結他,肆意彈奏。這刻,一種突如其來的震撼衝擊心房,雙眼也被感動得濕潤起來。
這樣的經歷,不是第一次。最近在Adrian的Unlocked音樂會中,他唱《媽媽》時,也是淚流滿面,場內有不少人,也跟着哭了。
Kinson的歌是關於哭泣,他就是要用彈他,表達哀痛;Adrian的歌是鼓勵患病的媽媽,他用歌曲歌詞,表達情感。
當音樂,成了人們的語言;當語言,可以隨心而發;當舞台,觸動心靈深處;當心扇,可以完全敞開,此時此刻,奇蹟隨即發生,身體跟音樂融成一體,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這是純粹的,是真摰的情感表達。
這是Kinson在Adrian's Blog上的留言。
"Cry, To be honest, i never expected myself to cry on stage during the guitar solo or at any part of the song. Anyway, I was never good at words and definitely bad at expressing myself with words. In other words, I'm a very bad poet or author. So, the guitar wrote lyrics for me. To me...guitar was my instrument (my pen), and the sound it makes were the lyrics.
I purposely made my guitar sound like it was crying and yelling, kinda like a baby's cry. When I was writing this song, lots of mixed emotions were in me. I was trying to put those emotions onto the guitar. Then, on stage...at the actual performance...the music touched me and tears started to come out. I will never forget that experience."
在藝術領域,音樂、文字、畫畫、戲劇、燈光、設計……舉凡是創作出來的,其實都是用來溝通用來表達用來分享的一種工具媒介。當然,不只有悲哀才可讓人感動,我想,興奮喜悅,也一樣來得震撼,可以直達心房。
我想起一個畫面……
2008年1月14日星期一
年青人的熱情(上)
今個周未,過得忙碌,但充實。
周六晚,放工趕去聽Perry的音樂會。Perry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大男孩,之前見過兩次,印象中,他帶點時下年青人反叛的個性,但為人友善。跟他不諗熟,但知道他有音樂會,還是想看。原因,除了他是我認識的人,還有,我想這個音樂會是他的夢,我知道,表演者是要有觀眾的支持,出席是最佳的動行。
音樂會在觀塘一間工業大廈內舉行,地點是有點偏僻,附近也沒有指示的水牌,還好有熟人帶路,不然也得花點時間找。
原來,表演的場地是一間Studio,約200多尺,呈長方形的空間,四周是黑色隔音牆,約有3尺高的舞台設在最前方。舞台不算大,台上,擺放很多重型的音響裝置,有擴音機,超大喇叭,一套鼓,還有3支結他等。至於台下,兩旁設有一行窄窄的,矮小的長凳,還有後方擺放了一張3人梳化。這裡佈置得蠻骨子的,並不造作,很原始,天花有舞台燈光,後方有一間控制室,甫進場,就喜歡這裡。
未開場,看看手中的入場券,演出是一隊叫「PORK」的樂隊,本來有4名成員,但其中一人早已退出。見到這裡年青人的打扮,加上場地的佈置,以為他們會玩些很Rock,帶點Metal較為吵耳的音樂。
殊不知,即使旋律較快,情緒高漲,聲浪很大,也不覺吵耳。我不懂分辨音樂的類型,作為普通的聽眾,我只有喜歡與不喜歡,他們唱的歌,我都喜歡。
有些人,只要站到台上,身上便會發光發熱,一舉手,一頭足都散發魅力,令人着迷。儘管,他們不致於此,也未算專業,未夠合拍,可是仍全情投入,Perry享受跟隊友同台演出,Kinson沈醉於音樂世界,Richard用力地揮動鼓棍,還是觸動著我,那渾身釋放的熱情,暖著我的心。
旋律忘了,歌詞忘了,遺下的感受,就是年青人的熱情。
周六晚,放工趕去聽Perry的音樂會。Perry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大男孩,之前見過兩次,印象中,他帶點時下年青人反叛的個性,但為人友善。跟他不諗熟,但知道他有音樂會,還是想看。原因,除了他是我認識的人,還有,我想這個音樂會是他的夢,我知道,表演者是要有觀眾的支持,出席是最佳的動行。
音樂會在觀塘一間工業大廈內舉行,地點是有點偏僻,附近也沒有指示的水牌,還好有熟人帶路,不然也得花點時間找。
原來,表演的場地是一間Studio,約200多尺,呈長方形的空間,四周是黑色隔音牆,約有3尺高的舞台設在最前方。舞台不算大,台上,擺放很多重型的音響裝置,有擴音機,超大喇叭,一套鼓,還有3支結他等。至於台下,兩旁設有一行窄窄的,矮小的長凳,還有後方擺放了一張3人梳化。這裡佈置得蠻骨子的,並不造作,很原始,天花有舞台燈光,後方有一間控制室,甫進場,就喜歡這裡。
未開場,看看手中的入場券,演出是一隊叫「PORK」的樂隊,本來有4名成員,但其中一人早已退出。見到這裡年青人的打扮,加上場地的佈置,以為他們會玩些很Rock,帶點Metal較為吵耳的音樂。
殊不知,即使旋律較快,情緒高漲,聲浪很大,也不覺吵耳。我不懂分辨音樂的類型,作為普通的聽眾,我只有喜歡與不喜歡,他們唱的歌,我都喜歡。
有些人,只要站到台上,身上便會發光發熱,一舉手,一頭足都散發魅力,令人着迷。儘管,他們不致於此,也未算專業,未夠合拍,可是仍全情投入,Perry享受跟隊友同台演出,Kinson沈醉於音樂世界,Richard用力地揮動鼓棍,還是觸動著我,那渾身釋放的熱情,暖著我的心。
旋律忘了,歌詞忘了,遺下的感受,就是年青人的熱情。
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
支配情緒
昨晚,心情低落,其實沒有特別原因,可能只是環境氣氛,一時間令負面力量在體內膨脹,支配着情緒。但,我沒有讓自己沈溺這種感覺,阻止負面力量的擴張。
回家,我強烈想着將這種感覺寫下來,用文字來抒發。我發現,透過文字表達情感,比用語言好多了.寫罷,悲哀的情緒被擱置下來,沒再多想,洗個澡,回到床上,繼續看未完的小說,心也平靜下來。
在昨夜裡,我覺得身體有兩種精神力量同時存在,一種是消極的負面力量,一種是理性的正面力量.我明白,悲傷的產生,是情緒一種宣洩,但這種力量是負面,而且以不為意的速度激增,所以這種情緒是不能持續存在.我,提醒自己。自覺頓悟,可能是早兩天看完了達賴喇嘛的《轉念》一書所致,明白所謂快樂不快樂,都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
看來, 我是有點慧根的。
回家,我強烈想着將這種感覺寫下來,用文字來抒發。我發現,透過文字表達情感,比用語言好多了.寫罷,悲哀的情緒被擱置下來,沒再多想,洗個澡,回到床上,繼續看未完的小說,心也平靜下來。
在昨夜裡,我覺得身體有兩種精神力量同時存在,一種是消極的負面力量,一種是理性的正面力量.我明白,悲傷的產生,是情緒一種宣洩,但這種力量是負面,而且以不為意的速度激增,所以這種情緒是不能持續存在.我,提醒自己。自覺頓悟,可能是早兩天看完了達賴喇嘛的《轉念》一書所致,明白所謂快樂不快樂,都只是一個短暫的過程。
看來, 我是有點慧根的。
夜.回家
很久沒有試過工作至夜深,說夜 ,其實也不是,22:50離開公司,00:20返到家中。
回家路上,開始看日本奇幻小說《平面狗》,很好看,有讓人追看的吸引力。可能是故事有點哀傷,可能是天氣,可能是工作,心情有點低落 。
今晚,霧很大 。聽聞,迷霧細雨的日子,精神病復發的機會較高,自殺的人較多。
我的心情,不是那麼糟,只是當我在太和火車站,知道我要等待最後一班巴士時 ,心情,憂鬱起來。想來,從前家中總是有人守候,半夜兩三點回家都總有人在旁。今晚,獨個兒下車,看着林錦公路兩旁的樹,籠罩夜空的霧氣,令眼前的景物變得曚矓,變得哀傷。是工作累了?還是,這就是寂莫的感覺?行着,只覺視野愈來愈模糊。
幸好,我還有暖暖的湯水。
回家路上,開始看日本奇幻小說《平面狗》,很好看,有讓人追看的吸引力。可能是故事有點哀傷,可能是天氣,可能是工作,心情有點低落 。
今晚,霧很大 。聽聞,迷霧細雨的日子,精神病復發的機會較高,自殺的人較多。
我的心情,不是那麼糟,只是當我在太和火車站,知道我要等待最後一班巴士時 ,心情,憂鬱起來。想來,從前家中總是有人守候,半夜兩三點回家都總有人在旁。今晚,獨個兒下車,看着林錦公路兩旁的樹,籠罩夜空的霧氣,令眼前的景物變得曚矓,變得哀傷。是工作累了?還是,這就是寂莫的感覺?行着,只覺視野愈來愈模糊。
幸好,我還有暖暖的湯水。
2008年1月9日星期三
音樂.聆聽
今天晚上,看了電影《August Rush》(中文:聲夢奇緣)。稍有留意海報,都知道這是一齣勵志片,去看,也是這個原因。劇情,其實簡單得可以,要挑剔還多的是,例如老套的拍攝手法、Robin Williams一角寫得不夠細膩、小朋友的友誼著墨太少、結尾有點牽強。不過,電影仍是好看的。全劇的音樂,是動聽的。女主角Keri Russell很美,童星Freddie Highmore的演技,一流。還有,以為電影會帶點搧情,會令人流淚,但沒有。
看著電影中小主角對音樂的感悟,很感動,也很羨慕。羨慕的,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而是音樂能在體內流動的感覺,跟身體引起共鳴的感覺。音樂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溝通。當然,我也曾被一些歌曲歌聲而感動,而興奮,而流淚,可惜,一直覺得自己不諳這種語言,不懂得這種溝通方式。我說不上有認真學琴,記得在一次練習中,我感到彈奏的音樂是從心而發,是有感情的,是觸動著身體的,但唯獨只有一次。
我相信,音樂和愛一樣,是圍繞著我們,關鍵是,只要用心感受,用心聆聽,也一定能觸動我的。08年,我會盡量敞開心扉。
"Music is around of us, just listening."
看著電影中小主角對音樂的感悟,很感動,也很羨慕。羨慕的,並不是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而是音樂能在體內流動的感覺,跟身體引起共鳴的感覺。音樂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溝通。當然,我也曾被一些歌曲歌聲而感動,而興奮,而流淚,可惜,一直覺得自己不諳這種語言,不懂得這種溝通方式。我說不上有認真學琴,記得在一次練習中,我感到彈奏的音樂是從心而發,是有感情的,是觸動著身體的,但唯獨只有一次。
我相信,音樂和愛一樣,是圍繞著我們,關鍵是,只要用心感受,用心聆聽,也一定能觸動我的。08年,我會盡量敞開心扉。
"Music is around of us, just listening."
荒謬的兩吋
2吋,2吋究竟有幾多?
如果,生高兩吋,我有5呎5,夢寐以求的標準身型。
如果,胸大兩吋,我會有玲瓏浮凸的誘人曲線。
可惜,這兩吋多了在我間屋。
換算一下,2吋即是4.5cm,就是因為我間屋起多幾厘米,業主竟然被政府告,要改建我的安樂窩。
聽起上來,實在荒謬,但昨天我收到地產公司的來電,通知我租住的地方將要進行工程,什麼外牆偷薄,內牆加厚,總之稍後再告知我有關的詳情。
收到噩耗,我當然擔心是否要撒離,不捨得固然是原因,不過最麻煩就是要搬屋,搵屋搬運清潔執屋,兼要重新適應新地方,總之就令人頭痕。
唔開心?倒是沒有。雖然我很喜歡現居地,又大又舒服,交通又算方便,但對於這些不能由自己控制的事,我相信總有其發生的原因,相信天意,相信緣份,更相信搬屋後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好事。
你話我想得通?也不是的,我就是想不通,屋宇署何解多年後才發現間屋多起了兩吋呢!
如果,生高兩吋,我有5呎5,夢寐以求的標準身型。
如果,胸大兩吋,我會有玲瓏浮凸的誘人曲線。
可惜,這兩吋多了在我間屋。
換算一下,2吋即是4.5cm,就是因為我間屋起多幾厘米,業主竟然被政府告,要改建我的安樂窩。
聽起上來,實在荒謬,但昨天我收到地產公司的來電,通知我租住的地方將要進行工程,什麼外牆偷薄,內牆加厚,總之稍後再告知我有關的詳情。
收到噩耗,我當然擔心是否要撒離,不捨得固然是原因,不過最麻煩就是要搬屋,搵屋搬運清潔執屋,兼要重新適應新地方,總之就令人頭痕。
唔開心?倒是沒有。雖然我很喜歡現居地,又大又舒服,交通又算方便,但對於這些不能由自己控制的事,我相信總有其發生的原因,相信天意,相信緣份,更相信搬屋後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好事。
你話我想得通?也不是的,我就是想不通,屋宇署何解多年後才發現間屋多起了兩吋呢!
2008年1月5日星期六
球賽
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與佛有緣
我沒有宗教信仰,但覺得與「佛」有緣。很欣賞藏傳佛教,喜歡這個宗教的包容性,還有他們追求真理的過程。對於真理的探索,他們是要「辯」出來的。有幸,我見過他們辯經的情況。很熱鬧的,喇嘛們圍圈就地而坐,手上有本經文,我當然看不懂,但我知道裡頭寫的只是理道,因為,真理是要靠他們一字一詞,明辯出來。
是辯,不只是讀,不只是聽。
人大了,逐漸看清事物不只有黑白單一層面,對現世各種規範道德標準,內心難免產生疑問,對於所謂「真理」,我不會照單傳收。起碼,這個道理也得說得服我說服人,真理到底是要愈辯愈明的。
去年中,跟土房子去青藏時,認識了石渠的洛桑活佛。他,是四川甘孜省藏區得高望重的活佛,很和藹,很祥和,滿有智慧。第一次見面時,因為想寫一個有關藏族漢化的文章,所以不諳普通話,也要硬著頭皮問他的看法。翌日,他帶我們去參觀賽馬節時,也乘機多談了一會。可能是這樣,他對我也多留下了一點印象。之後,留在石渠的兩、三天,我總會巧遇活佛。記得離開石渠前一晚,也無意中遇見他。這晚,活佛送了一條開光的頸鍊給我。
我不是佛教徒,對佛教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認識,但收到這份禮物,我還是高興,還是覺得我跟他是有緣份的。除此之外,今個聖誕,我竟收到友人送贈一本由達賴喇嘛寫作的《轉念》,我想,我真是與佛有緣的。
下周六,洛桑活佛會到堔圳,,我們將有機會食個晚餐,雖然無做弟子的打算,但還是想抽空跟他見面的。
是辯,不只是讀,不只是聽。
人大了,逐漸看清事物不只有黑白單一層面,對現世各種規範道德標準,內心難免產生疑問,對於所謂「真理」,我不會照單傳收。起碼,這個道理也得說得服我說服人,真理到底是要愈辯愈明的。
去年中,跟土房子去青藏時,認識了石渠的洛桑活佛。他,是四川甘孜省藏區得高望重的活佛,很和藹,很祥和,滿有智慧。第一次見面時,因為想寫一個有關藏族漢化的文章,所以不諳普通話,也要硬著頭皮問他的看法。翌日,他帶我們去參觀賽馬節時,也乘機多談了一會。可能是這樣,他對我也多留下了一點印象。之後,留在石渠的兩、三天,我總會巧遇活佛。記得離開石渠前一晚,也無意中遇見他。這晚,活佛送了一條開光的頸鍊給我。
我不是佛教徒,對佛教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認識,但收到這份禮物,我還是高興,還是覺得我跟他是有緣份的。除此之外,今個聖誕,我竟收到友人送贈一本由達賴喇嘛寫作的《轉念》,我想,我真是與佛有緣的。
下周六,洛桑活佛會到堔圳,,我們將有機會食個晚餐,雖然無做弟子的打算,但還是想抽空跟他見面的。
2008年1月2日星期三
真真假假
昨晚,睇了一齣電影《Man of the Year》,很有意思。題材是政治幽默,由喜劇天王Robin Williams飾演男主角。當然,精警的對白,絕核的諷刺,對於不太喜歡現任美國總統布殊的我,實在快慰。而且,情節緊湊,兩個小時,輕鬆愉快就看完場,著實不錯。
其實,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也不是Robin Williams生鬼的演出和諷刺政治的劇情,反而是劇中的一段對白,衝擊著腦袋,令我若有所思。有一幕,有一個電視台的製作人說,「電視令人愈來愈難分真假,在這個空間下,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畫面的一半,有人在前說著無猶太人曾被奢殺,另一個學者可以數落歷史証明,我們明明是聽到,但又裝作看不見,選擇當無事發生。」
是的,在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是要需要我們思考,需要正視,需要面對,只是,我們很多時選擇逃避,乍看不見,充耳不聞。雖然我明白人世間許多事,根本無法有答案,但為何還得花時間精力去找,那值得嗎?我,常問自己。我不知道,起碼,我覺得我應該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有提出疑問的能力,最好還有追尋答案的魄力。我想,怎樣看待真假,面對真假,是人生一項永遠做不完的作業。
其實,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也不是Robin Williams生鬼的演出和諷刺政治的劇情,反而是劇中的一段對白,衝擊著腦袋,令我若有所思。有一幕,有一個電視台的製作人說,「電視令人愈來愈難分真假,在這個空間下,任何人都是平等的,畫面的一半,有人在前說著無猶太人曾被奢殺,另一個學者可以數落歷史証明,我們明明是聽到,但又裝作看不見,選擇當無事發生。」
是的,在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是要需要我們思考,需要正視,需要面對,只是,我們很多時選擇逃避,乍看不見,充耳不聞。雖然我明白人世間許多事,根本無法有答案,但為何還得花時間精力去找,那值得嗎?我,常問自己。我不知道,起碼,我覺得我應該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有提出疑問的能力,最好還有追尋答案的魄力。我想,怎樣看待真假,面對真假,是人生一項永遠做不完的作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