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查資料時,想起了Ed Bradley,心底突然湧出一股熱氣,那強大的迫壓感,令我喘息,令我慚愧,面紅耳赤,但又血脈沸騰。我想起正在訪問的他,正義正詞嚴要我們思考的他,正在戰場和貧窮地區努力的他,還有,正在台上吹奏著喇叭感性的他……
不是常看《60 minutes》,但會記他的面孔,那堅強而温柔的黑人面孔。去年11月9日,他,離開了。享年65歲。知道他的死訊,不是在新聞報紙,而是在《60 minutes》的一個紀念特輯中。原來,他當過戰地記者,也是 CBS 首位駐白宮的黑人記者,他一做,就是26年。期間,他報導了很多精彩的新聞故事,獲獎無數。無論作那種的題材報導,他的採訪總是以人道關懷出發。
1985年,《Schizophrenia》報導了有關人們對精神分裂病人的誤解;《Big Man Big Voice》描述一個德國人儘管有天生有生理缺陷,但經過艱苦努力而成為歌手的感人的故事;《Death by Denial》關注患Aids的非洲人,期間更幫助說服制藥企業捐贈或優惠提供給他們治療的藥物;《Unsafe Haven》促使美國聯邦調查局對國內最大連鎖精神病醫院進行調查。這些都是其中的獲獎報導,由於他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和特殊人群,將他們生活的真相報導出來,故引起人們的關注,亦為現實世界帶來了一點點的改變,展示了傳媒真正的力量。
這些報道,我已忘記看過與否,但有一個報導,我仍印象深刻,就是他對第一代拳王Ali所做的採訪,內容忘了,但最後一幕,他對跟他同齡並已患上柏金遜症的Ali說,「可否用你顫抖的手打我一下?」,於是,Ali高興的作了一個擊拳的動作。他,永遠是大家心中的拳王。很感動。
幾年前,他得了白血病即血癌,但知道的人不多,他暗地裡跟疾病爭鬥,他不要別人為他難過。即使離世前一周,他仍在忙於工作。還有,他繼續醉心爵士樂,多忙的日子,也永遠會跟好友夾Band,會奏演,繼續堅持想幹的,生活從未改變。
至今,那帶點憂怨的喇叭聲,仍在耳邊迴盪,想起,心,仍有一種哀痛。
1 則留言:
What a hero.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