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迷,有一種令人著魔的能量,這種力量很吊詭,有嗎啡的效用,可以令人迷失,可以令人萬劫不復,可以令人前進,可以令人活力無限。
曾經,我沈迷購物,嚴格來說,是迷上買衫褲鞋襪。那時,幾乎每天都想著行街。讀大學時,為了行街曾多次走堂,試過沒吃飯行足一整天,試過雙手拿著不能再多的購買袋,總之,就不知為何,不停的買買買。我承認,那是病態購物,漫無目的,回家後,看到一大堆衫,滿有罪疚感,但翌日,又故態復萌。最後,搞到要家人代還卡數,他們沒有責備,我反而更加悔疚。為了還錢,畢業後頭幾年也是節衣縮食。經歷那次慘痛教訓,以後對於花費,我變得謹慎多了。事隔也將近9年了,那心癮,再沒有出現過。
最近,我沈迷了打網波,即使身體有多累,手有多痛,我還得繼續練習。不過,我清楚明白,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在被病態購物的心癮操縱下,那時,不再理性行事,我會討厭自己。如今,我不是因為虛空,不為填補什麼;相反,我有明確的目標,在過程中,我了解到自己的潛能,更能肯定自我,更愛自己。
我,就是喜歡有目標的自己,更享受那種奮力向前的感覺。
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2008年6月25日星期三
夜了
太多年了,原來,好多事,不知不覺已經成為習慣。
還有3天,在同一間公司工作足足9年了,怎會沒有通宵通旦工作,怎會沒刮過風,只是,近一個月來,才首次要一個人搭通宵巴士回家,由起初的空虛孤寂到後來逐漸適應,還以為,這是習以為常的事。
今晚,外邊掛上八號風球了,外邊的風聲很大,身體很勞累,剛才,給上司責備,坐在工作枱,有點害怕有點不安有點痛心。原來,我是在溫室中長大的。
這刻,我未知幾時收工。其實,我不想搭的士,可以的話,我還是會行去巴士站,等那架我熟識的一定會出現會接我回家的N118。
還有3天,在同一間公司工作足足9年了,怎會沒有通宵通旦工作,怎會沒刮過風,只是,近一個月來,才首次要一個人搭通宵巴士回家,由起初的空虛孤寂到後來逐漸適應,還以為,這是習以為常的事。
今晚,外邊掛上八號風球了,外邊的風聲很大,身體很勞累,剛才,給上司責備,坐在工作枱,有點害怕有點不安有點痛心。原來,我是在溫室中長大的。
這刻,我未知幾時收工。其實,我不想搭的士,可以的話,我還是會行去巴士站,等那架我熟識的一定會出現會接我回家的N118。
2008年6月18日星期三
有心人
說來慚愧,用文字搵飯食的我,到近兩年才真正愛上閱讀愛上寫作。之不過,即使未習慣睇書,只要是寫得好的文章,有心人搞的雜誌,還是覺得好看。《Jet》,就是一本我老早就很欣賞的雜誌。
剛看完金成的《雞農兒童》,作者正是那位雜誌的總編輯,看罷,就更喜歡這位傳媒人。這本書結集了他多年在雜誌寫作的文章。他的文字一點也不造作,沒有多餘的修飾比譬,有的放矢,而偶爾夾雜的粗話,就更令我欣賞他的直率。看他的文章,忘了有多次笑到我肚彎。他寫的題材很廣泛,有很私人的,有具世界視野,有講電影講娛樂圈,睇到最後甚至有談論中醫談論功夫,無論觀點角度我認同與否,全部言之有物,嘩!佩服。從文字看,感覺這個人對事物敏感,性格剛柔並重,他細心到可以連女人的生理月事乳癌問題,比作為女性的我更清楚瞭解,但他同時也很男人,風流好色衝動夠膽色。
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另一位資深傳媒人梁國健,原來,他是《武剛車紀》(又名MM,是一本汽車男人雜誌)的老總。噢,我公司抬頭也放著一本 MM 呀。記得,幾年前,我做的科技雜誌因為要改版,有位我欣賞的行家好友知道了,就借了幾本讓我參考,他說,那本車書一樣講硬件,但內容有別同類刊物,有態度有角度,不會只講規格,文章來得人性化生活化,版面設計又得。是的,再翻看一下,那本01年1月號的雜誌,到今日,內容版面一點也沒有老套的感覺,實在厲害。
果然,他們都是有心有才能的傳媒人,物以類聚,是真的。
剛看完金成的《雞農兒童》,作者正是那位雜誌的總編輯,看罷,就更喜歡這位傳媒人。這本書結集了他多年在雜誌寫作的文章。他的文字一點也不造作,沒有多餘的修飾比譬,有的放矢,而偶爾夾雜的粗話,就更令我欣賞他的直率。看他的文章,忘了有多次笑到我肚彎。他寫的題材很廣泛,有很私人的,有具世界視野,有講電影講娛樂圈,睇到最後甚至有談論中醫談論功夫,無論觀點角度我認同與否,全部言之有物,嘩!佩服。從文字看,感覺這個人對事物敏感,性格剛柔並重,他細心到可以連女人的生理月事乳癌問題,比作為女性的我更清楚瞭解,但他同時也很男人,風流好色衝動夠膽色。
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另一位資深傳媒人梁國健,原來,他是《武剛車紀》(又名MM,是一本汽車男人雜誌)的老總。噢,我公司抬頭也放著一本 MM 呀。記得,幾年前,我做的科技雜誌因為要改版,有位我欣賞的行家好友知道了,就借了幾本讓我參考,他說,那本車書一樣講硬件,但內容有別同類刊物,有態度有角度,不會只講規格,文章來得人性化生活化,版面設計又得。是的,再翻看一下,那本01年1月號的雜誌,到今日,內容版面一點也沒有老套的感覺,實在厲害。
果然,他們都是有心有才能的傳媒人,物以類聚,是真的。
2008年6月16日星期一
不能盡信
花了個多星期,看完了Sara Gruen的《Water for elephant》。數數手指,這本是我在近年來看的第9本英文小說了。
除了我喜歡的作家Jodi Picoult的書,揀其他書的方法隨意得很,多是在Page One的書架上亂逛,找到看似吸引的書介,翻看頭一兩頁,覺得易睇吸引,會先記下來,然後,再上網翻看amazon的書評,若評價高,看完手頭的現貨,就會去買。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早前講過的那本《What is the what》是一見鍾情的,被內容被封面吸引,想也不想就買了,反而是之後再上網查看評價(心想好彩,原來評價很高)。其實,我唔清楚有幾多人會知,當我們上amazon的網站時,它會偷偷存放了一些cookie在電腦內,藉以追蹤們我們的閱讀喜好習慣,亦是這個原因,我滿心期待它推薦給我的《Water for elephant》。
對於《Water for elephant》,其實很失望,故事老套,明明是冒險故事,明明書名是有關大象,誰知睇到一半它才出現,而且著墨不算多,主線又好像落在男女間的愛情,雖然期間偶有精采的情境和對白,但不多,總之有點不倫不類。聽聞,下年會買拍這套電影。我想,我還是會看的。
嗯,始終係口味問題,下次,還是不能盡信amzon的書評。
除了我喜歡的作家Jodi Picoult的書,揀其他書的方法隨意得很,多是在Page One的書架上亂逛,找到看似吸引的書介,翻看頭一兩頁,覺得易睇吸引,會先記下來,然後,再上網翻看amazon的書評,若評價高,看完手頭的現貨,就會去買。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早前講過的那本《What is the what》是一見鍾情的,被內容被封面吸引,想也不想就買了,反而是之後再上網查看評價(心想好彩,原來評價很高)。其實,我唔清楚有幾多人會知,當我們上amazon的網站時,它會偷偷存放了一些cookie在電腦內,藉以追蹤們我們的閱讀喜好習慣,亦是這個原因,我滿心期待它推薦給我的《Water for elephant》。
對於《Water for elephant》,其實很失望,故事老套,明明是冒險故事,明明書名是有關大象,誰知睇到一半它才出現,而且著墨不算多,主線又好像落在男女間的愛情,雖然期間偶有精采的情境和對白,但不多,總之有點不倫不類。聽聞,下年會買拍這套電影。我想,我還是會看的。
嗯,始終係口味問題,下次,還是不能盡信amzon的書評。
2008年6月13日星期五
思考.幸福
生命,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活着,本來就有太多的問題,例如什麼是「幸福」?
最近7A班戲劇組就有一齣新劇《幸福太太》,要講的,就是「幸福」。本來,這個話題可以是陳腔濫調,但由編劇梁承謙(一休)說出,便令這個極富哲學的議題,有了注腳,有了思考的起點。
故事是關於一位擁有美好家庭,有好老公和聰慧子女的幸福主婦,某天,她突然質疑自己的幸福。這樣,有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秘密被揭開,再也不能回頭……
幸福的背後是什麼?追求真相比不聞不問來得重要?好奇疑問會壞了事嗎?百分百相信幻像會得到快樂又如何?真實是那麼重要?問題有太多的答案,答案有太多的可能,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我想,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生活,選擇相信(包括宗教),重要是能接納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世事本來是無絕對的。
我敢說,我明白幸福的感覺,因為我真的感受過,那是一種飄浮的無重狀態,身體每吋都運行着一股暖流,精神全情浸淫在喜悅之中。我,不能單一地去解釋這種幸福感覺的由來。正如一休說,「幸福是一種心態,任何狀態,其實都是無關的。」這,不一定能量化,能追溯源頭。
其實,認識這位編劇也是近年間的事,因為他的《死亡三部曲》,令我對死亡對生命有多了一個層面的看法。我,由衷佩服他對人生深刻的體會,他對劇場文本的堅持。
最近7A班戲劇組就有一齣新劇《幸福太太》,要講的,就是「幸福」。本來,這個話題可以是陳腔濫調,但由編劇梁承謙(一休)說出,便令這個極富哲學的議題,有了注腳,有了思考的起點。
故事是關於一位擁有美好家庭,有好老公和聰慧子女的幸福主婦,某天,她突然質疑自己的幸福。這樣,有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秘密被揭開,再也不能回頭……
幸福的背後是什麼?追求真相比不聞不問來得重要?好奇疑問會壞了事嗎?百分百相信幻像會得到快樂又如何?真實是那麼重要?問題有太多的答案,答案有太多的可能,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沒有標準答案。我想,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生活,選擇相信(包括宗教),重要是能接納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世事本來是無絕對的。
我敢說,我明白幸福的感覺,因為我真的感受過,那是一種飄浮的無重狀態,身體每吋都運行着一股暖流,精神全情浸淫在喜悅之中。我,不能單一地去解釋這種幸福感覺的由來。正如一休說,「幸福是一種心態,任何狀態,其實都是無關的。」這,不一定能量化,能追溯源頭。
其實,認識這位編劇也是近年間的事,因為他的《死亡三部曲》,令我對死亡對生命有多了一個層面的看法。我,由衷佩服他對人生深刻的體會,他對劇場文本的堅持。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兇手,也是受害者
近日,在日本發生的屠殺事件,一陣陣悲哀的感覺,一直纒繞心頭。
受害者,我當然同情,但其實,心底裡,我更為兇手難過。
我沒有細看新聞報道,只知道他是一位約廿歲的年青人。是什麼迫使一個人走上絕路?是什麼令他怨恨全世界?是什麼令他濫殺無辜來渲洩?我不懂心理學,我只知道,有些人會為了得到某些快感而殺人,但他,好像不是,疑兇被捕後,他無言他難過他痛哭。原來,他,沒有朋友,他,覺得自己很醜陋,他說:「我垃圾不如,垃圾都可以循環再造。」
錯,是肯定,無論怎樣,他沒有權利剝奪別人的生命,他應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但,我還是覺得很心酸,我想,他極端厭惡自己,他的世界是何等痛苦,旁人根本無法理解和想像那種感受。他,不是天生的殺人狂,這個小男孩可憐得很,他,極度討厭生存卻又得繼續生活,連結束自己生命的勇氣都沒有,於是,怨恨積累,直到某天一發不可收拾,便以屠殺的方式,引起關注,對社會對生命作出控訴。
見到有些評論會說這些濫殺事件,是因為暴力血腥的遊戲漫畫電影荼毒了青少年,但,一個問題的發生,是這樣單純嗎?這個可以是社會的問題,可以是年青人的問題,可以是父母家長的問題,可以是生活環境的問題,可以是大家的問題……
我想,如果兇手可以遇上一個朋友,有一刻曾被關心,有一刻曾經被愛,結局,可能不再相同。
我們也曾嘲笑過像他的人嗎?我們有否遺忘了一些等待被愛的人?
是Jody Picoult的《Nineteen Minutes》,讓我對這類悲劇,有了不同角度的反思。
只願,悲劇不再發生。
受害者,我當然同情,但其實,心底裡,我更為兇手難過。
我沒有細看新聞報道,只知道他是一位約廿歲的年青人。是什麼迫使一個人走上絕路?是什麼令他怨恨全世界?是什麼令他濫殺無辜來渲洩?我不懂心理學,我只知道,有些人會為了得到某些快感而殺人,但他,好像不是,疑兇被捕後,他無言他難過他痛哭。原來,他,沒有朋友,他,覺得自己很醜陋,他說:「我垃圾不如,垃圾都可以循環再造。」
錯,是肯定,無論怎樣,他沒有權利剝奪別人的生命,他應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但,我還是覺得很心酸,我想,他極端厭惡自己,他的世界是何等痛苦,旁人根本無法理解和想像那種感受。他,不是天生的殺人狂,這個小男孩可憐得很,他,極度討厭生存卻又得繼續生活,連結束自己生命的勇氣都沒有,於是,怨恨積累,直到某天一發不可收拾,便以屠殺的方式,引起關注,對社會對生命作出控訴。
見到有些評論會說這些濫殺事件,是因為暴力血腥的遊戲漫畫電影荼毒了青少年,但,一個問題的發生,是這樣單純嗎?這個可以是社會的問題,可以是年青人的問題,可以是父母家長的問題,可以是生活環境的問題,可以是大家的問題……
我想,如果兇手可以遇上一個朋友,有一刻曾被關心,有一刻曾經被愛,結局,可能不再相同。
我們也曾嘲笑過像他的人嗎?我們有否遺忘了一些等待被愛的人?
是Jody Picoult的《Nineteen Minutes》,讓我對這類悲劇,有了不同角度的反思。
只願,悲劇不再發生。
2008年6月9日星期一
反賭波
近來睇波,想起賭波。
早幾年,賭波未合法之前,聽到有支持者高呼,小賭可以怡情,而且有得賭,會睇得投入一點,再緊張一點呀。是嗎?其實我不同意,但我又非球迷,所以沒有爭論。不過,自從愛上打網球兼最近有睇波,便將自己列入球迷之列。我發現,不用賭,經已看得咬牙切齒,又叫又跳,而且前思後想,丁點兒也沒有想賭的意欲。
我熱忱這項運動,看的是球手的動作堅持能耐毅力球品,我不願意將他們的努力,視為涉及運氣的一種賭博,贏,是實力,輸,是技不如人,無論我喜歡的球手贏了輪了,也是這樣認為的。
若你硬說這是考眼光,或者買你支持的球手贏是一種支持態度?對不起,我怎樣也不會認同。
早幾年,賭波未合法之前,聽到有支持者高呼,小賭可以怡情,而且有得賭,會睇得投入一點,再緊張一點呀。是嗎?其實我不同意,但我又非球迷,所以沒有爭論。不過,自從愛上打網球兼最近有睇波,便將自己列入球迷之列。我發現,不用賭,經已看得咬牙切齒,又叫又跳,而且前思後想,丁點兒也沒有想賭的意欲。
我熱忱這項運動,看的是球手的動作堅持能耐毅力球品,我不願意將他們的努力,視為涉及運氣的一種賭博,贏,是實力,輸,是技不如人,無論我喜歡的球手贏了輪了,也是這樣認為的。
若你硬說這是考眼光,或者買你支持的球手贏是一種支持態度?對不起,我怎樣也不會認同。
2008年6月7日星期六
球賽
2008年6月6日星期五
假如愛有天意
這齣戲,聽了很久,早兩日,終於在有線電影台看到了。對於愛情戲,加上是韓片,我從沒想過要看,不過,扭開電視,我被一幕幕美麗如詩的景致,那男女主角的面容或者說是演技,還有配樂,俘虜着了。
故事老土得要命,但我想,很多愛情電影的情節,不就是如此?要拍得好看,就要睇導演的功力,演員的吸引力。郭在容,將這個故事說活了;孫藝珍和曹承祐將故事演活了。很好看,很浪漫,有很多幕的場景,已深刻印在腦海中。還記得在夜間發亮的螢光蟲,還記得那河邊搖曳的蘆葦,還記得男女主角第一次碰面,第一次約會,還記得他和她看着對方的眼神。比起郭在容拍的另一套《我的野蠻女友》,這套好多了,看得舒服多了。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跟你同行是緣份,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跟你相分是命運,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你才是我一生中的理想。
“Chance is gift for those who try and cherish.”
故事老土得要命,但我想,很多愛情電影的情節,不就是如此?要拍得好看,就要睇導演的功力,演員的吸引力。郭在容,將這個故事說活了;孫藝珍和曹承祐將故事演活了。很好看,很浪漫,有很多幕的場景,已深刻印在腦海中。還記得在夜間發亮的螢光蟲,還記得那河邊搖曳的蘆葦,還記得男女主角第一次碰面,第一次約會,還記得他和她看着對方的眼神。比起郭在容拍的另一套《我的野蠻女友》,這套好多了,看得舒服多了。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跟你同行是緣份,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跟你相分是命運,
假如愛有天意,
也許,你才是我一生中的理想。
“Chance is gift for those who try and cherish.”
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阿Paul
昨天,看了一個有關阿Paul的訪問,從照片,從對話內容,感覺他就是不同了,「成熟,穩重,好有型呀!」是我即時的反應。阿 Paul 變得老練了,面上沒有那種少年不霸的狂傲,也沒有憤世嫉俗的怒火。可能,有人認為音樂人心中的火是創作的命脈,是個性的表現,但我不以為然。火,不一定要燒得旺,燒得不受控的。我看到的阿 Paul 還是阿 Paul,只是,那團火變得純青,收放自如,他的眼神堅定無比,更有自信,彷彿,他已掌管人生的方向,專注音樂,專注愛情。
說起來,其實對於Beyond,談不上迷戀,也不是 Fans,我也是家駒過身後,才開始喜歡他們的音樂,才懂得欣賞他們的才華。想來,這可能跟年紀有關。年輕時,喜歡聽的是情歌是慢歌,Beyond 太吵耳太反叛,不是我杯茶。也想不起由何時開始,可能始於樂壇沒有看得上眼的樂隊,也可能聽得太多情歌,也可能是眼光擴闊了,漸漸覺得家駒或者說Beyond的歌路很闊,有關於母親關於非洲兒童關於夢想關於堅持的……漸漸覺得他很了不起,而且,他的歌,還經得起年月的考驗,相隔多年,竟然愈聽愈好聽,只要耳邊傳來他的樂曲,便會想起他的才華。
他的離去,是令人婉惜。但正正因為他在輝煌發亮的日子突然離開,那耀眼的光芒,成了巨星,成了永恒,永遠照亮着Beyond,照亮着喜歡他的人。
說起來,其實對於Beyond,談不上迷戀,也不是 Fans,我也是家駒過身後,才開始喜歡他們的音樂,才懂得欣賞他們的才華。想來,這可能跟年紀有關。年輕時,喜歡聽的是情歌是慢歌,Beyond 太吵耳太反叛,不是我杯茶。也想不起由何時開始,可能始於樂壇沒有看得上眼的樂隊,也可能聽得太多情歌,也可能是眼光擴闊了,漸漸覺得家駒或者說Beyond的歌路很闊,有關於母親關於非洲兒童關於夢想關於堅持的……漸漸覺得他很了不起,而且,他的歌,還經得起年月的考驗,相隔多年,竟然愈聽愈好聽,只要耳邊傳來他的樂曲,便會想起他的才華。
他的離去,是令人婉惜。但正正因為他在輝煌發亮的日子突然離開,那耀眼的光芒,成了巨星,成了永恒,永遠照亮着Beyond,照亮着喜歡他的人。
2008年6月1日星期日
想着•《活着》
今晚,看完余華的《活着》,心,也踏實多了。
聽說,余華是個悲觀主義者,寫的,都是人生的無奈,現實的殘酷絕望,還有,我們最不願面對的人性灰暗面,所以,買了這本書好一段時間,就是不敢翻看。
早兩天,手頭沒書看了,沒空去逛書局,又來不及去圖書館,於是,決定要看了。不過,我還是有點不安,開始之前,再多讀作者寫的自序,這時,我才發現,作者想說的,原來不是絕望本身,也不是苦難本質,反而是活着的義意。
是的,若果我沒有細看作者的自序,我想,我會失落好一段時間,我會迷失活着的義意。我不會明白,短暫的人生有何價值,人生過得這樣痛苦還得繼續,命運既然不受控制為何仍要堅持,究竟,為何人要為活着本身而活?
福貴,故事的主角,他一生的經歷,身邊親人,你可以說是個悲劇,令人看得心酸流淚,看得流淚,不過,正如作者所說,「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所謂苦難中的幸存者,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所以,我嘗試用主角的角度去想生命的價值。
活着,無可避免地是要經歷苦難,有時可能痛苦得令人不想繼續,但在整個活着的過程中,我看到的,還有快樂,有幸福,有希望,有回憶,有愛。
看完這本書,我,應該會看透多一點。
聽說,余華是個悲觀主義者,寫的,都是人生的無奈,現實的殘酷絕望,還有,我們最不願面對的人性灰暗面,所以,買了這本書好一段時間,就是不敢翻看。
早兩天,手頭沒書看了,沒空去逛書局,又來不及去圖書館,於是,決定要看了。不過,我還是有點不安,開始之前,再多讀作者寫的自序,這時,我才發現,作者想說的,原來不是絕望本身,也不是苦難本質,反而是活着的義意。
是的,若果我沒有細看作者的自序,我想,我會失落好一段時間,我會迷失活着的義意。我不會明白,短暫的人生有何價值,人生過得這樣痛苦還得繼續,命運既然不受控制為何仍要堅持,究竟,為何人要為活着本身而活?
福貴,故事的主角,他一生的經歷,身邊親人,你可以說是個悲劇,令人看得心酸流淚,看得流淚,不過,正如作者所說,「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所謂苦難中的幸存者,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所以,我嘗試用主角的角度去想生命的價值。
活着,無可避免地是要經歷苦難,有時可能痛苦得令人不想繼續,但在整個活着的過程中,我看到的,還有快樂,有幸福,有希望,有回憶,有愛。
看完這本書,我,應該會看透多一點。
訂閱:
文章 (Atom)